欢迎访问 中国直播网!遇见美好,记录事实!Meet the good, record the facts!

中国直播网微博  直播网微博   网站地图   商标版权注册证   直播号入驻

房贷大排查:理财资金违规入市问题突出

2016-12-10 09:06来源:编辑:中国直播网

  原标题:房贷大排查 理财资金违规入市问题突出
  □本报记者 陈莹莹


  监管部门针对16个房价上涨过快热点城市的房地产贷款业务“大排查”时限将至,多位地方银监部门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相关结果正在进行最后汇总,排查过程中发现,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问题较为突出。
  江浙一位银监部门人士表示,“实际上这16个热点城市此前每季度都被要求上报房价、房贷等数据,但这一次的检查内容尤其多、要求也尤为严格。”
  专家认为,监管部门对于房价上涨过快城市的政策收紧意图明显,未来不排除将其他房价过热城市列入检查范围。在监管不断升级的趋势下,资金“绕道”理财、信托等违规进入房地产料遭“封堵”,房地产领域资金链四面楚歌。
  监管排查力度大
  实际上,早在9月中旬,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就表示要加强对房地产信贷压力测试和风险测试。不久之后的银监会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银监会再度提出要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包括严控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等。
  地方银监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16个被“点名”城市的房价、房贷数据一直按季度报送给相关部门,但是最近的这次检查要点包括房地产贷款业务规制要求和调控政策的执行情况、与房地产中介和房地产企业开展业务的管控情况、涉及房地产业务相关贷款的管理情况、理财资金投资管理情况、房地产信托业务合规经营情况等。正因如此,地方银监部门尤为重视此次的“大排查”。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在房价过热集中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走访时发现,自今年10月以来,这些区域银监部门针对商业银行房地产业务的监管、现场检查明显增多。
  一家国有大行广州分行人士对记者表示,“在最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之后,银行对于房地产开发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政策明显收紧了不少,目前我行除了一类房地产开发商,基本不放开发贷了。另外,监管部门对于个贷的首付情况、真实收入证明等现场检查力度也明显大了很多。”该人士进一步表示,所谓一类开发商即资产规模、年销量等排名至少全国前二十的房地产开发商。
  类似的监管收紧情况在长三角地区也不鲜见,且一旦发现违规情况,处罚也是绝不手软。10月下旬,苏州银监局就开出了一张针对“消费贷款被借款人挪用于支付首付款”的罚单,罚款人民币三十万元。
  11月底,广东银监局于11月30日下发了《关于加强交叉金融产品业务、与非持牌金融机构合作业务风险监管的通知》,有分析人士称,该《通知》下发或与监管层排查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相关。
  专家认为,监管部门对于房价上涨过快城市的政策收紧意图已相当明显,中国直播网中国直播网,不排除接下来将其他房价过热城市列入检查范围。
  封堵违规“绕道”资金
  多位银行业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资金“绕道”银行理财、信托等渠道进入房地产领域,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只是今年形势尤为火爆。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此前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6年上半年)》显示,上半年累计有18.99万亿元理财资金通过配置债券、非标资产、权益类资产等方式投向实体经济。截至6月底,投向实体经济的理财资金余额为16.03万亿元;从具体行业看,投向房地产业的理财资金约2.09万亿元,居第二位,占比13.06%,仅次于占14.21%的土木工程建筑业。与去年相比,流入房地产业的银行理财资金规模占比在今年上半年快速上升。
  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透露,实际进入房地产领域的理财资金、信托资金更多,其中不少有违规嫌疑。一位全国股份制银行杭州分行负责人告诉记者,“一般来说,中小开发商是不可能直接拿到开发贷的。但是只要通过券商这类第三方机构,就可以发起理财资管计划,然后通过层层包装,资金最后都进了房企的‘腰包’。另外一种渠道,就是通过房地产信托直接融资,成本还会更低一些。”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直播网直播号作者或机构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中国直播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直播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版权声明:版权归著作权人,转载仅限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来源标注错误侵害了您的权利,请来邮件通知删除,一起成长谢谢
       欢迎加入:直播号,开启无限创作!一个敢纰漏真实事件,说真话的创作分享平台,一个原则:只要真实,不怕事大,有线索就报料吧!申请直播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zbh.zhibotv.com.cn。    

标签: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热门标签

CopyRight 2014-2024 中国直播网(直播网)ZhiBoTv.Com.Cn(中國直播網有限公司)| 本站取得授权享有第17448205号“直播网”商标注册证 | 中国直播网投稿公邮:news@newsgo.com

直播网网站所登载资讯、图集、视频等内容,版权归直播号自媒体平台原作者或投稿人所有,投稿视为本站原创首发,刊发或转载仅限传播目的非本网观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商业用途。

特别声明:中国直播网仅提供平台运营服务,不提供任何上传发布服务,中国直播网尊重知识产权保护,侵权反馈:fawu@newsgo.com 直播网撤稿函下载 如有侵权请来邮告知,我们收到后会尽快处理答复。 Powered by EyouCms 备案号:吉ICP备2023004346号-1